一、起訴合同詐騙時效是多久?
如果是合同中有輕微欺詐行為的,行為人在一年內可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本合同,也可以兩年訴訟時效內向人民法院請求對方承擔違約等相關的責任。如果為合同詐騙,就涉及刑事責任,是要以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追訴期來定的,那時間就比較長,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是2年,刑事控告的追訴時效要結合涉案罪名和可能的量刑范圍確定。訴訟時效中斷后是可以重新計算的。
二、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 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后,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條 有關海上拖航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
《拍賣法》第六十一條第三款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現《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內容已失效,已經開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 技術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實施之日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一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二年。
《專利法》第六十二條 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
有關訴訟時效的認定和處理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界定,特別是在訴訟時效期限屆滿的情況下,還應當對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進行認定,如果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情況,那么還應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