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緩刑對子女有影響嗎
父或母被判緩刑的,一般而言對子女影響不大。如果子女要參軍或者報考公務員的話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按照《征兵政治審查工作規定》的規定,父母被判處刑事處罰會對子女參軍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情形,如父母犯重大的刑事犯罪,子女對父母包庇的、子女對父母犯罪的行為不能劃清界限的、父母是從事邪教活動的等,子女是無法參軍的;又如《公務員法》中的規定,直系親屬犯危害國家罪、嚴重的職務犯罪等,會影響子女考公務員,但對于這些犯罪是不可能緩刑的。
緩刑是指對應當受到刑事處罰的犯罪行為人先宣告定罪但暫不執行該刑罰,而是由特定的監督考察機構在一定的期限內對罪犯考察,根據其表現來決定是否執行具體刑罰的制度,罪犯在考驗期遵紀守法,沒有出現法定撤銷緩刑的情形的,原判刑罰就可以不用執行了,通俗點講就是緩刑不用在監獄執行,不坐牢,而是在監獄外執行,由特定機關進行考察。由此可以看出,被判處緩刑的罪犯,所犯的罪一般不是重罪。
二、我國刑法規定了適用緩刑所需要的條件,具體有:
1、罪犯被判處拘役的或是被判處的刑期不超過三年;
2、罪犯的犯罪情節較輕,且確有悔罪的表現的;
3、罪犯沒有繼續犯罪的危險,判處緩刑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
其中,罪犯是未成年人或者是孕婦,或者罪犯的年齡在七十五歲以上,法院依法判處犯罪分子拘役或者是期限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應當緩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屬于累犯,或者是該罪犯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會對其適用緩刑。
因此,判緩刑對子女的影響不是很大,而最大的影響應該是社會輿論方面會對子女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尤其是未成年的子女。所以,遵紀守法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公民的義務,更是作為父母該為孩子樹立起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