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故意殺人要判刑嗎?
未成年人故意殺人是要判刑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十六周歲的同學因為一些矛盾,就持刀將同學捅死,構成故意殺人罪,根據上述規定,是要被判刑的。
二、為什么未成年人會故意殺人?
因為學校的教學缺乏法律知識的宣傳,導致學校學生缺乏法律意識,遇到問題只會想著使用暴力解決,并沒有從合法的途徑解決問題。
孩子家長對法律知識也沒有很強的觀念,除了監督孩子學業之外,沒有擴展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知識。
三、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來深入。
1、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教育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則,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給孩子做好榜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有效的預防孩子的犯罪心里和行為的產生。
2、學校應該加強法制教育。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樹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政治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法律素質,與學生平等相處。
3、社會方面應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采取多形式,宣傳法律教育知識,提高未成年人對法律的認知和引導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