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結婚公證程序是怎樣的
外國的法律文書或當事人在外國生成的書面材料(如離婚意見書、授權委托書等)要拿到中國使用,需要先經過文書生成地的公證機關(或者有相同職權的機構或個人)公證,然后再到該國外交部門辦理認證,再送交我國駐該國使、領館的認證之后,才能拿到我國使用。
同樣,在我國生成的法律文書要向在國外使用也要經過類似的程序。
關于港、澳、臺地區的公證認證:
1、來自香港的法律文書:需要先委托中國司法部指定的香港公證律師做公證(包括查核和公證),然后再到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加蓋轉遞章后才能寄回國內使用。
2、來自澳門的法律文書:需要先委托中國司法部指定的香港公證律師做公證,支付是否需要像香港那樣到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加蓋轉遞章目前并無明確要求。
3、來自臺灣的法律文書:委托臺灣的律師到臺公證機關公證;公證副本寄交內地公證員協會進行核證,核證后的法律律文書即可在內地使用。
目前可以辦理涉外婚姻認證手續的機構
我國總的辦理涉外認證手續的是中國外交部領事司認證處,不過為方便各地公民及時辦理認證手續,外交部已經授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海南、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廣西、內蒙古、重慶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外事辦公室可以開展領事認證業務。對上述省、區、市內涉外公證處出具的涉外公證書,如文書使用國在當地設有領館或其領館領區包括該省、區、市,且領館開展認證業務,則文書應先送該省、區、市外事辦公室辦理認證,而后送相關國家領館辦理認證
相關家庭關系的法律法規:
《婚姻法》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涉外結婚公正程序的在實際的生活中有著詳細的規定,但是具體問題的解決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有效的解決自己的問題,雖說是涉外婚姻,如果自己我國結的婚,那么有關的法律規定約束是我國的法律規定,因此自己要合理的處置具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