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私家車車主認為,綁定個“滴滴”,在上下班的路上載個順風客解決油錢,不耽誤時間又能掙個小錢,一舉兩得挺好的。但如果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呢?近日,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案件,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只承擔交強險賠付,不承擔商業保險的賠償責任。
2018年9月4日下午5點23分,綁定“滴滴出行”的凌某接到一單起點平江駕校,終點平江縣四寶堂的出行訂單,5點24分,凌某駕駛的小車與歐陽某的摩托車相撞,造成歐陽某受傷及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歐陽某將凌某、保險公司狀告至平江縣人民法院索賠78萬元。保險公司認為,事發時凌某在從事“滴滴”網約車運輸服務,故公司無須承擔凌某的商業保險的賠償責任。
法官說法
法院審理后認為,凌某利用私家車開網約車,車輛使用性質本質上已經從家庭自用變成了商業運營,進而導致車輛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凌某卻未通知保險公司并變更車輛保險類型,因此保險公司在商業險責任限額范圍內無需賠償。凌某個人則需承擔交強險以外49萬元的賠償責任。
法官提醒:私家車從事滴滴那一刻起,實質上已將車的“家用”性質悄然改為了“營運”性質,卻又往往未能按照營運車輛的標準購買保險。這樣的私家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乘客和車主都可能面臨被保險公司拒絕賠付的風險,相應的損失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私家車車主若是兼職網約車時,應及時告知到保險公司,變更保險類型并繳納營運車輛相關的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