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東明知未清償所有債務,仍執意登記注銷公司,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近日,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經審查裁定追加北京某科技公司股東蔣某為被執行人,承擔已注銷公司的連帶賠償責任。
法院查明,2019年11月,李某入職北京某科技公司,卻一直未與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李某離職后,向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該公司支付李某雙倍工資、加班費等共計4萬余元。
仲裁委員會認為,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工資。據此,裁決該公司向李某支付在職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3萬余元。
裁決生效后,某科技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李某向房山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執行法官發現北京某科技公司已經登記注銷。李某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申請追加該公司的股東蔣某為被執行人。
經法院審查,該公司確于裁決書生效后注銷,股東蔣某在公司登記注銷時簽署承諾書,承諾:“本企業申請注銷登記前未發生債權債務/已將債權債務清算完結,不存在未結清清算費用。”
法院認為,蔣某明知某科技公司有未清償債務,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繼續登記注銷,應承擔相應責任。據此,法院支持了李某追加股東蔣某為被執行人的申請。
法官庭后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年修正)》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司,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申請執行人申請變更、追加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為被執行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案中,李某提起執行異議申請追加被執行人的請求符合上述規定,故法院裁定追加蔣某為被執行人,對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