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9-09-23
根據法律規(guī)定受賄未遂是夠成犯罪的,收受行為作為區(qū)分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有法律依據和理論依據。從法律條文上看,為他人謀取利益的 ...
更多MORE
2019-09-21
有效性指危害結果沒有發(fā)生。即使行為人自動放棄或積極努力防止,但結果仍發(fā)生了, 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
更多MORE
2019-09-21
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 ...
更多MORE
2019-09-21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 ...
更多MORE
2019-09-21
無罪判決檢察院刑事抗訴書的內容有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基本情況、抗訴的事實與理由、法律依據以及需要說明的相關情況。抗訴書是 ...
更多MORE
2019-09-21
違約金與利息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違約金是基于對方當事人違約所產生的違約責任;利息則是基于遲延履行所應支付的資金成本。在民間借 ...
更多MORE
2019-09-21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jiān)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指定居所監(jiān)視居住的期限應當折抵刑期。被判處管制的, ...
更多MORE